在线留言

倾力打造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 续写清溪转型跨越发展新篇章——广东省东莞市清溪镇

图片1

位于广东省东莞市东南部的清溪镇,自20世纪90年代起,通过招商引资,大力发展外向型工业,从一个偏僻的小山村迅速发展成为珠三角地区一个现代化工业城镇。全镇辖区面积140平方公里,下辖21个村(社区),户籍人口3.4万,外来人口30多万。清溪具有优越的区位和地理优势,毗邻港澳,与深圳、惠州两市接壤,地处珠三角几何中心、深莞惠三市“半小时”交通圈,是优美的生态小镇,2014年获评为中国最美小镇,全镇绿化覆盖率67.03%,拥有4个森林公园和1个生态农业园,是珠三角生态环境最好的地方之一。

清溪是经济强镇,先后获定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全国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光电通讯产业试点地区、广东省光电通讯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广东省光电通讯技术创新专业镇、广东省光电通讯技术创新专业镇产业升级示范区、广东省现代物流技术创新专业镇。2014年GDP为19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0亿元;今年1-9月的GDP为150亿元,同比增长8.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5亿元,增长6.3%。清溪还是客家古镇,获评为全国文明镇,800多年前就是客家人聚居地,客家文化元素非常丰富,得到了良好的传承与保护。

清溪,犹如它的名字一样,充满灵气与活力。优美的生态环境、完善的产业配套、雄厚的工业基础、日益完善的交通路网及日渐浓厚的文化气息,使清溪换发出勃勃生机与青春活力,为清溪建设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提供了有力支撑。

清溪通过建设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积极探索自主创新的新路子,大力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提升清溪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构建扁平式、分布式的创新服务体系

(一)组织作保障

为强化产学研合作的管理服务能力,清溪构建了全面的组织机构保障体系。成立了清溪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领导小组。由镇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任常务副组长的强有力的领导机构,统筹全镇的创新驱动发展,办公室设在镇经贸办。成立了清溪镇产学研合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党委委员任组长,成员由镇各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全镇的产学研合作,办公室设在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成立了镇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打造产学研合作服务团队。主要负责落实和宣讲国家、省、市科技政策,引导企业运用政策与高校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企业自主创新、技术改造、节能改造、机器换人,以及提升电子商务、知识产权管理水平。

(二)政策为引导

清溪相继制定、出台了“科技清溪工程”、“清溪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1+21”配套政策体系”、“清溪镇产学研合作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配套扶持措施,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资金扶持体系,营造良好政策环境,为产学研合作有效促进提供有力保障。镇财政每年拿出2000万元设立专项配套资金,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用于扶持包括产学研基地、产业集群、专业镇的建设,以及基地、集群、专业镇内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品牌建设、技术改造与科技创新等,全方位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设置了专项资金,支持产学研政策体系建设,鼓励国内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在清溪建立研发机构,重点保障并优先安排其建设用地,其中科技创新载体项目用地实行工业项目用地供地方式,对新建的国家级、省级、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分别给予一次性资助50万元、30万元、10万元;对在清溪实施国家、省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的高校、科研院所予以1:0.25比例的配套;对正式与高校及科研院所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开展了实质性产学研合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予以1:0.25比例的配套;对当年经市以上立项的产学研合作项目,予以1:0.25比例的配套。

(三)创新是关键

科技创新是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活力源泉。清溪推进科技创新工作已取得明显成效,通过大力实施“科技清溪”工程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呈现出“一个优势集聚”、“两个明显强化”、“三个迅速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一个优势集聚”,就是光电通讯特色产业地位突出,产业集聚力强,2014年清溪光电通讯产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95亿元,占工业比重达到了54%。清溪镇先后被认定为“广东省光电通讯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广东省光电通讯技术创新专业镇”、全国首批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实施单位、广东省光电通讯技术创新专业镇产业升级示范区。光电通讯产业的升级发展有效促进了清溪镇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两个明显强化”,就是创新载体构建和科技金融融合得到明显强化。近年来,清溪镇通过构建分布式创新平台,推动企业与高校进行产学研对接,催生企业研发机构遍地开花,全镇企业研发机构备案数140个,研发机构覆盖率超50%,其中,国家认可实验室8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院士工作站4个、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1个、广东省工程研究开发中心6个、广东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个,还与清华、北大等高等院校开展产业化合作共建产学研基地。同时,积极鼓励科技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发展,目前全镇拥有上市及预备企业11家,还搭建了政商银融资平台,通过筹集2000万元增信基金撬动2亿元放贷资金。“三个迅速增长”,就是全社会R&D投入、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专利申请授权数量迅速增长。2014年,全社会R&D经费支出目标任务综合完成率排名跃居东莞市第一。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从2012年的10家迅速增长至今的33家,近三年来总数翻了3.3倍。“十二五”以来全镇专利累计申请3605件、授权2820件,较“十一五”大幅提升。通过 产学研获得的专利数量累计500多件,其中已转化为产业化生产的专利数量约300件。

(四)质量是基础

质量是经济发展的核心。通过推动质量强镇发展,积极引导企业质量主体责任落实,以质量杠杆实实在在推动清溪光电通讯产业的产品实物质量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共有70多位企业质量管理者获得首批东莞市首席质量官证,800多家企业通过ISO等系列质量认证体系 ,4000个产品获得CQC、3C等国内外质量产品认定 ;采用国际标准进行产品生产达800多项 ,采用国际先进标准的产品比重(按销售收入计)约为57.5% 。

(五)品牌为方向

品牌经济是新常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持续推进名牌带动战略,全镇省级以上名牌名标数量从2010年的不足5个迅速增长至20个,其中,中国驰名商标1个、国家出口免检商品1个、广东省著名商标6个、广东省名牌产品12个。 以品牌为核心,整合产业集群内各种要素,开发优势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品牌,培育具有较强自主开发能力的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推动更多的“清溪制造”升级为“清溪创造”,充分利用产业集群效应,扶持企业建立工业品牌培育体系,实现由企业品牌、行业品牌向区域品牌的跨越,积极创建国家光电通讯产业集群区域品牌试点和示范地区,不断提升清溪光电通讯品牌形象和影响力,发挥品牌经济对产业优化升级的引领作用,全面促进清溪镇工业经济质量和效益提高。

打造产学研合作基地与综合服务平台

(一)科技傍大款,深化与清华、北大、英国爱丁堡大学、阿里巴巴的战略合作,建设产学研合作基地

清溪镇政府发挥高层次联系和纽带作用,在产学研合作工作中扮演重要角色,通过高层互访、科技行等活动,清溪先后与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英国爱丁堡大学等多所国内外高等院校签订全面合作协议,共建校地产业化基地,充分利用高等院校优质的科技创新资源,培育产业孵化器,促进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吸引优质企业和优秀人才进入。通过建设科技、人才、产业培育三位一体的合作平台,把清溪打造成为科技创新和高新产业的孵化基地。

1.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院智汇谷产学研基地

按照《广东省人民政府-北京大学战略合作协议》、《东莞市清溪镇人民政府-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之全面合作框架协议》,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建设国内首例以商业模式创新的产学研基地。借助北大智汇谷产学研基地项目,通过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北大汇丰商学院的力量,在该产学研基地建设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新材料学院产学研基地、光华天成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广东站、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实训基地。

2.清华大学研究院力合清溪创新基地

2013年,清华大学与东莞市人民政府签署《东莞市人民政府—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共建东莞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创新中心协议》、《东莞市清溪镇人民政府—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全面合作框架协议》。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与东莞市清溪镇共建清华大学力合双清创新基地,依托深莞惠区域创新资源,共同规划、建设深莞科技卫星城,并借助清华力合双清产学研基地项目,通过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的多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力量,建设1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3.复合型中英绿色低碳城创新基地

大力推进中英绿色低碳城镇化合作项目建设,积极发展低碳创新产业。编制全镇绿色低碳生态城镇综合规划2015-2025),启动建设“清溪湖低碳产业创新示范区”,示范区规划区域内已成功引进了黄金谷、硅谷动力、奋达科技等一批低碳、高新科技企业。紧抓中英合作机遇,深化与中英CCUS中心、爱丁堡大学、英国广东商会等机构和社会组织的合作。加大产业、能源、环保等领域和人才、技术的交流,搭建合作平台;加快低碳生态城镇综合规划的编制和专家论证,实施近期和中期计划,在生态环境、土地利用、低碳产业、低碳交通、绿色建筑、资源能源等六个领域先行先试,系统推进低碳建设,创建低碳城镇化示范镇,力争成为“清溪新引擎”和“东莞新平台”。

4.中国智能骨干网东莞清溪节点项目

2014年10月获批设立清溪保税物流中心(B型),2015 年1月与阿里巴巴实现合作携手共建中国智能骨干网(莞-深-港) 节点项目,建设大型电子商务智能物流节点, 打造区域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建立起辐射珠三角东北部地区的现代物流体系。

5.智慧小镇项目

“最美小镇”向“智慧小镇”迈进。携手阿里巴巴,充分发挥现有产业优势,积极承接高端、智能、高产值企业在清溪的落地和发展,推动智慧、低碳、生态产业发展。清溪智慧小镇实行一主二副结构,即以清溪湖低碳产业园为主,以青湖产业组团和九乡物流组团为辅。其中,清溪湖低碳产业园将依托奋达科技,打造智慧园区;依托黄金谷和清溪林场,开展智慧旅游;利用居住用地打造智慧园区,共同构建清溪智慧生活示范区。青湖产业组团则主打力合“双清”产学研基地项目,九乡物流组团则依托阿里系菜鸟智能物流骨干网华南节点,打造智慧物流,构建区域性、全国性电子商务和新兴产业集聚中心。

(二)集聚各类优势资源,建设产学研合作综合服务平台,创新政产学研金合作模式

1.突出功能载体建设

创新思路,从产业和企业发展需求出发,分层次打造六大服务平台:即政府一站式服务平台、投融资服务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科技中介服务平台、创新人才服务平台、创业孵化服务平台。探索光电通讯产业、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电子商务、互联网+结合,构建八大创新中心:即光电通讯产品研发中心、光电通讯产品检测中心、光电通讯品牌营销推广中心、光电通讯供应链服务中心、节能技术推广应用中心、智能装备改造工程中心、互联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企业与产品数据中心。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金有机结合的创新体系,通过进一步完善产业政策、优化产业发展环境,重点支持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官产学研金”合作项目,促进政府、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和企业之间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凝聚六类创新资源:即政策、资金、技术、管理、人才、环境。全面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学研合作深度融合,加快创新环境建设,持续增强区域创新能力。

2.推动清溪镇光电通讯产学研战略联盟建设

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实现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突破为途径,围绕清溪镇光电通讯特色产业,制定联盟规划,明确联盟发展目标,镇财政设立专项资金支持联盟的设立与发展。联盟采取以企业为主体、高校、科研院所和金融机构及中介机构参与的组织形式,联盟中企业主体均为产业中重点企业,联盟以紧密的方式建立持续稳定的合作关系,立足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实现,开展联合开发,制定技术标准,建立利益共享机制,整合资源建立技术研发平台,促进研发成果的产业化。制定产业发展技术路线图,鼓励联盟对技术成果进行推广,联盟内企业优先获得成果的使用权;鼓励联盟组织开展产业技术交流活动、技术需求采集活动等;鼓励联盟内建立合理的知识产权经营和管理机制。制定奖励激励政策。鼓励人才流动,鼓励教师到企业去兼职研发,鼓励企业家、工程师到高校兼职教学,加强双方间的人才流动,使之成为衔接产学研的重要手段。奖励企业以联盟的方式参加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奖励联盟共同研发技术获得世界或国家标准;奖励联盟内企业成为国家创新型企业。

在清溪镇光电通讯产学研战略联盟的指导下,一是建立了广东医用镁合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清溪镇的宜安公司与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北大、清华、解放军总院等十余家国内知名科研院所组建了中国第一个医用镁合金联盟,并任理事长单位。在联盟的指导下,引进了广东省创新科研团队-生物可降解镁合金及相关植入器件创新团队,成立了广东省宜安科技可降解镁合金骨植入器件应用重点实验室,建立了医用镁合金的企业技术标准,通过与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的联合攻关,解决了医用镁合金行业中共性的关键技术,并制定两种以上可降解镁合金骨植入器件的企业标准,进一步提升行业水平,带动产业辐射能力。二是建立了LED与智能制造技术应用领域的产业技术联盟。运用自主研发的电机与伺服驱动技术、LED检测分选检测技术,形成了系列化的电机与伺服驱动产品等机器人关键功能部件以及LED分选检测、分光编带等智能装备,为全镇1000多家企业提供集中式高端技术服务,为企业累计培养、培训各类技术人才5000多人次,在机器人与智能制造领域具有良好的基础和优势。

3.成立东莞市光电通讯行业协会

发挥协会组织功能,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更好地为集群内企业提供研发、设计、质量控制、产品检测所需公共技术和设备,以及新技术、新设计、新工艺、新标准、新产品的咨询、推广、培训、产品预检等开放式服务。

 4.构建科技金融服务中心

形成“银行+政府+担保+保险+创投+科技服务中介”统一结合的科技金融体系,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完善专利申请、管理交易制度与知识产权激励机制,制定专利申请资助、实施支持和转让鼓励制度,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推动专利抵押贷款等。建立政商银融资平台,筹集2000万元增信基金放贷2亿元资金,为产业集群、专业镇内的中小型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担保和支持。推动“新三板”挂牌工作呈现“三个最”,即全市镇街奖励最大、企业签约数最多、融资力度最大。此外,还推动了科技计划、科技经费、科技评价和科技奖励等方面的改革突破。

5.搭建机器换人工作平台

提供包括机器换人解决方案、机器换人专家库、机器换人在线专家服务站、机器换人典型案例宣传、机器换人合作交流活动、机器换人相关政策宣导、省市机器换人项目申报、人才培养和引进等服务,每年推动工业技改投资超过8亿元,“机器换人”应用项目有效申报项目数量和验收认定数量排名东莞市前列。

6.打造产学研合作示范

清溪光电通讯产业技术创新专业镇产业升级示范区与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进行合作伙伴双向选择,以及工信部下属单位——中国航空航天研究院达成合作协议实施产业集群区域品牌战略。依托部委和高校优质的技术创新等资源服务清溪光电通讯特色支柱产业,建设光电通讯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并与镇内光电通讯企业深入开展产学研对接合作,不仅有效提升了专业镇特色产品的科技含量、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而且增强了清溪经济的综合竞争力。

7.加快创新创业载体建设

通过利用现有厂房设备、发动社会资源推动产业集群、专业镇内特色品牌孵化载体与创客空间建设,塑造一批创新创业特色品牌。制定《清溪镇加快发展孵化载体建设的实施办法》、《清溪镇培育发展科技企业孵化载体筑巢引凤行动计划》创业扶持政策文件,重点扶持科技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建设,加大对创业补贴和创业贷款贴息等奖励标准。通过建立政商银融资平台、众筹等方式为中小创业者筹集资金。建立创业辅导指导制度,开展就业创业宣传月活动,承办东莞创新创业大赛先进制造行业总决赛,广泛宣传“众创”优惠政策,培育创客文化,创新创业已在清溪蔚然成风。

产学研合作取得累累硕果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抓住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机遇,清溪正谋划着新一轮的跨越式大发展。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级政府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 “培育百亿项目,打造千亿产值,力争三年再造一个清溪”的奋斗目标,坚持工业立镇与创新驱动不动摇,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推动产学研结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制造业。特别是近年来,把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促进技术成果转化,作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一大举措,自2008年起大力实施“科技清溪”工程,积极与国家部委、著名高校对接,达成了多项战略合作协议,共建产业化合作基地、科技园等创新平台,为镇内企业与高校合作“穿针引线”。

目前,清溪镇共达成产学研合作项目100多项,合作资金上亿元,预计贡献经济效益超500亿元,创造税收百亿元。产学研项目已落实资金30亿元,实现经济效益约50亿元,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9%。

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宜安”)的成功转型是清溪通过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与政产学研金合作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成功缩影。在金融危机和后金融危机时期,在众多企业一振不撅的环境下,宜安的业绩不降反增,尤其是近几年的转型升级中,让企业脱胎换骨,完全摆脱单纯的OEM模式,建立起ODM、OBM的经营模式,将原来单一的生产和技术环节,转变为集研发和生产一体化的超强流程线——集研发、模具、压铸、加工、表面处理、包装出厂一条龙。正是得益于高效完整的产业链条,具备充分挑选优质订单的能力,从而保证了产品高毛利,使宜安公司成为“东莞工业龙头企业”、“广东省自主品牌100强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截至目前,宜安拥有45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33项,外观设计专利6项。“宜安”品牌获得的“广东省著名商标”,当时实现了清溪镇企业著名商标零的突破。而让宜安声名远扬的,莫过于2011年9月的一个重要创举:由宜安为主要发起单位,在东莞成立“医用镁合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团队联盟成员有中科院、清华、北大、华中科大、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等权威机构,发起和整合代表中国最高端的科研、医疗机构和高校,投身“医用镁产品”领域。可以说,宜安开创了一个产学研新模式,为清溪乃至东莞的产学研合作,提供了一个另类样本,对完善具有东莞特色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具有极强的参考价值。

用三年时间再造一个清溪

未来3年,清溪将通过建设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引导5所部属高校与清溪镇企业合作开展自主创新工作,强化高校服务清溪镇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促进清溪镇产业技术创新水平明显提升;至少攻克1项关键共性技术、建立1个省部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以及推动1个省级以上孵化器建设;推动5家企业增创省级以上名牌成为行业的排头兵;培育50家自主创新型企业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支持5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显著提升创新能力;吸引数名国内外专家来清溪开展技术创新及成果转化活动;为50家企业培养急需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带动全镇新增专利授权量2000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形成500亿元工业产值,最终实现高水平崛起、“再造一个清溪”的奋斗目标。

 


2017年11月23日
浏览量:0
收藏